小时候课本上有篇文章,叫《挑山工》:在泰山上,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。他们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担,扁担两头的绳子挂着沉甸甸的货物。登山的时候,他们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,另一只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,使身体保持平衡……
这篇文章是作家冯骥才写的,因为他年轻时登泰山,被山上独特的挑山工所感染。而我长在泰山脚下,身边的人对挑山工没有不熟悉的。
记得从前爬泰山,路过挑山工总会忍不住多看一眼,他们大多个子不高,皮肤偏黑,精瘦却很有力气,肌肉十分结实。游客们从中天门爬到南天门往往要累个半死,一会儿快一会儿慢一会坐着歇半天,挑山工却跟机器人似的,不慌不忙始终如一,当我们在半山腰累的气喘吁吁时,却经常眼瞅着挑山工挑着两担货物从身边超了过去,顿时佩服的大家五体投地。
还有一次,在浙江爬山,当我们终于爬过了大半、甩下一批游客时(到最后真的是爬啊),我和朋友忍不住有些得意,就在这时,有个大妈挑着两担矿泉水毫无压力的超过了我们。我和朋友顿时傻眼了,真的是个大妈啊,而且挑了满满两担矿泉水,刚吹嘘完体力好的我们瞬间自愧不如有了想跳崖的冲动,再往后看,那几个游客们也跟傻了似的盯着大妈,然后纷纷掏出相机……
年少时只觉得挑山工们厉害不同常人,后来工作,依然在泰山脚下,做了一名记者,才真正明白了这个行业。
挑山工是个萎缩的行业,到今天从业人数已经越来越少,泰山上大概也只有二三十人了。他们大多来自泰安周边的农村,也有一些偏远的贫困地区,要很久才能回一趟家。因为太苦,老一批挑山工很多已经挑不动了,而年轻人谁也不愿意干这个,并且现在都有索道,活也少了,只有短程的运输还会找挑山工。
如今山上的挑山工大部分已经五十来岁,把自己的青春和力气全部献给了泰山,很多人一挑就是二三十年。也有人在做挑山工的初期受不了魔鬼训练的生活,浑身上下到处都疼,最终过不了这个关口而选择放弃。而坚持下来的人,大多小腿肚格外结实,积累了一肚子的爬山经验。
挑山工最活跃的是80年代初期,正赶上山上大建设,山上建筑所用的水泥砖瓦,都是挑山工们用肩膀一担一担挑上去的,还有神憩宾馆的大锅炉,2米多高,所有的挑山工齐动员,抬了3天抬到了山顶。今天有的老挑山工回忆起来,还是会觉得委屈,眼眶发红。
而现在,挑山工依然什么都挑,山上的商店、饭店里的东西都是他们挑上去的,水果米面酒水……这一行辛苦、廉价,还冒着极大的风险。有的挑山工,挑货时在路陡的地方不小心摔了货物,结果为了去抢救那些易碎品,自己也摔倒了,身体落下残疾或者受伤,再无法从事这一行。而且,挑山工费用很低,但是他们万一摔了东西,赔的价钱却不知要挑多少担才能补过来。
干了一二十年的挑山工,如果没有特别的机遇,大部分人会一直干到老,到老了,再能挑动的时候继续挑,直到挑不动为止。因为家里还有老婆、孩子,也有的挑山工结婚比较晚,当地人都明白这个行当的辛苦,不愿意让女儿嫁给他们。
挑山工集中住在中天门的宿舍,条件简陋,吃饭也很简单,就是在宿舍随便做点。有时候我们要去采访,同事们往往不大情愿,因为路途很折腾,哪怕前面部分可以坐公交车上去。
去年的时候,70多岁的冯骥才先生第五次来到泰山,因为他对泰山有感情,对挑山工有感情,年轻时还专门画了挑山工的画。所以这次来,他是想完成一个心愿:找到当年爬泰山时遇到的那位挑山工,就是文章《挑山工》里和自己聊天的红背心年轻人。
根据冯老先生的文章和画,再通过挑山工队长和工友们的回忆、介绍,大家终于找到了一位和课文中描述的那位挑山工完全符合的老人,老人八十多岁了,偏黑,年轻时是个话痨,人很朴实、热情,爱聊天。
大家都有些激动,希望文中的那个挑山工,那个被一代又一代学生阅读过的挑山工能够在此刻真相大白。
但是,当大家问他是不是当年和冯老先生聊天的挑山工时,在大家的期待里,他居然特别憨厚的说:“那么久的事情,聊了那么多人,谁能记得住啊……”
大家都愣住了,不知道怎么接这个尴尬的局,其实当时在场的所有人,冯骥才先生、挑山工队长、报社的人还有围观的人,全都希望他回答是,哪怕说“好像有这么回事”,也感觉是个较完满的结局。可是,他居然特别实在的否定了。即使,可能真的就是他。
最后还是挑山工队长在旁边补充说:“我看就是他,年龄形象都符合,又爱聊天……”
那次“寻找《挑山工》中的挑山工”之旅就那么草草的结束了,事后有人恨铁不成钢地说,他们就是傻,这种事情承认了也就承认了,如果承认了不就出名了吗,多么好的事情,对谁都好,作家和报社也能皆大欢喜,只要一句话的事儿,就是不肯说句是,怪不得一辈子只能当挑山工……
挑山工队长也曾说,他们这些人,一辈子就是这样,太傻,太老实,但凡动点脑子哪怕干建筑工地都比现在赚钱多,可是他们辛辛苦苦一辈子,日复一日地上山下山,看似最简单的工作,却又最累……
因为挑山工人数越来越少,不时有记者会来采访,他们有的人不愿意出境,有的则很热情,当年,还有人来到泰山拍摄了记录挑山工生活的纪录片。接受采访的挑山工有人会说:“我们基本就是一本苦教材。”也有人会笑着分享经验:“上山要走‘Z’字形,前脚尖先着地,这样一是省力,二是有个缓冲,能保护膝盖。上山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自己膝盖的感受,如果感觉累了、疼了就慢一点,或歇歇再走,掌握节奏……”
挑山工是个“没有接班人”的行业,或许没多久,这个行业就会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。而现在还在每天劳碌着的挑山工们,没有太大的愿望,只希望能够平平安安的挑到挑不动那天为止,或者,明年的时候,能给为数不多的他们涨一点工钱。因为他们早已不年轻,挑着扁担走在山上越来越吃力了。如果他们的每一次跋涉都能换取多一点点的价值,即使辛苦了一辈子,他们在告别这一行的时候还是会很高兴的。